📢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AI新趋势:本地小模型崛起 Web3项目迎来机遇
AI行业的新趋势:本地小模型和边缘计算
近期AI行业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发展趋势:从之前专注于大规模算力集中和大型模型的主流方向,逐渐衍生出了一个侧重于本地小模型和边缘计算的新分支。这一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印证,如Apple Intelligence已覆盖5亿设备,微软为Windows 11推出了拥有3.3亿参数的专用小型模型Mu,以及谷歌DeepMind开发的能够"离线"运行的机器人等。
这种转变带来了哪些不同?云端AI主要依赖于庞大的参数规模和海量的训练数据,资金实力成为了关键竞争因素。相比之下,本地AI更注重工程优化和场景适配,在保护用户隐私、提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通用模型在特定领域应用时常出现的"幻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垂直场景中的推广。
对于Web3 AI项目而言,这种趋势可能带来更多机遇。此前,当行业聚焦于"通用化"能力(包括计算、数据和算法)时,传统科技巨头自然而然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套用去中心化概念就想与行业巨头竞争,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相较于这些巨头,Web3项目在资源、技术和用户基础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然而,随着本地化模型和边缘计算的兴起,区块链技术在AI领域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当AI模型运行在用户自己的设备上时,如何确保输出结果的真实性?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模型之间的协作?这些问题恰恰是区块链技术擅长解决的领域。
业内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这些挑战的新项目。例如,最近获得1000万美元融资的项目推出了一个数据通信协议,旨在解决中心化AI平台存在的数据垄断和黑箱操作问题。另一个项目通过脑电波设备采集真实人类数据,构建"人工验证层",并已实现了1400万美元的收入。这些项目都在尝试解决本地AI面临的"可信性"问题。
总的来说,只有当AI技术真正"下沉"到每个用户设备时,去中心化协作才能从概念变为现实需求。对于Web3 AI项目来说,与其在已经拥挤的通用化赛道上继续内卷,不如认真思考如何为即将到来的本地化AI浪潮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这或许是一个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