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稳定币「双轨加速」启动,沪港协同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在全球金融格局加速洗牌的背景下,中国正推进一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战略——人民币稳定币「双轨加速」。以上海的国家信用与央行数位货币(e-CNY)为内核,结合香港的离岸金融枢纽优势,这一战略正从跨境贸易、离岸支付到 DeFi 生态全面渗透,意图在全球支付与结算体系中打开新的局面。

沪港双轨:一内一外的功能互补

上海「扎根」:依托央行信用与 e-CNY,聚焦大额跨境贸易结算与链上贸易融资。比亚迪已用 e-CNY 完成汽车出口秒级收款,隆基光伏则将应收账款代币化,提升资金流效率。自贸区试点的「境内离岸稳定币(CNYC)」透过「电子围网」隔离风险,浦发银行与上海钢联的 STEEL-CNY 稳定币让钢材跨境支付全自动化。

香港「开花」: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C),1:1 锚定 CNH,覆盖中小额跨境支付与链上金融场景。从东南亚电商到中东新能源采购,CNHC 降低了支付成本并提升流动性。依托 mBridge 平台,CNHC 已进入 DEX 交易、NFT 抵押借贷等新兴应用。

双轨协同:上海主攻 B2B 与大宗贸易,香港聚焦零售支付与 DeFi,形成「国家信用 + 离岸流动性」的双层货币引擎。

三阶段全球化路径

* 贸易结算突围(2023–2025)

深圳试点 e-CNY 与 CNHC 双向兑换,将跨境贸易融资从 5 天压缩至 8 小时,显著提升效率。

* 离岸生态扩张(2025–2027)

CNHC 渗透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并推进 RWA(实体资产代币化)基金,打破传统与新兴金融边界。

* 储备货币升级(2028+)

目标将 CNHC 打造成全球第三大稳定币,纳入各国央行流动性储备,推动人民币跨国结算份额提升。

技术与应用场景

人民币稳定币的技术生态呈四层架构:

央行基础层:e-CNY 跨境清算

RWA 上链层:比亚迪应收账款、三峡绿色债券代币化

稳定币发行层:CNYC 与 CNHC 版本迭代

DeFi 应用层:DEX 交易、NFT 抵押、跨链支付

典型案例包括「稀土 e-RMB」试点,将 300 亿美元稀土出口合约全部上链,并用 CNHC 实现秒级结算;香港则完成首单以 CNHC 支付的中东原油交易,金额达 1.8 亿美元。

风险防控与监管设计

为防止冲击外汇管制,监管设计了三重「防火墙」:

身份闸门:仅限境外 KYC 钱包使用

规模闸门:首批发行额度 2,000 亿元等值

清算闸门:赎回仅能回到离岸帐户

同时部署抗量子签名技术,并推动 CNHC 纳入 IMF 结算体系,以在国际规则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全球反应与战略意义

美国:要求财政部评估 CNHC 对美元结算的影响

欧盟:提前启动数位欧元跨境批发试点

新加坡:续签 e-CNY 跨境合作协议

国际清算银行顾问指出,沪港双中心形成的「双层货币火箭」,将使中国同时拥有面向官方与民间的数位货币影响力。

结语

人民币稳定币「双轨加速」不仅是一次金融科技创新的实验,更是中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战略布局。当上海的 e-CNY 国际运营中心与香港的稳定币沙盒形成闭环,人民币有望在跨境支付、国际贸易与储备货币领域打开新局,重塑全球金融格局。8 月底的政策审议,或将成为这场「数位金融突围战」的关键节点。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