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海南华铁NFT和RWA双线布局 法律风险与监管挑战引关注
从黄蜂哥NFT到千万RWA:海南华铁的双重争议
近日,海南华铁成为Web3圈和A股社区的热门话题。一方面,"黄蜂哥NFT"的地板价在短短三天内从200元飙升至近1.5万元,引发数字藏品圈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该公司宣布完成首批1000万元非金融RWA(真实世界资产)产品的发行,合作方为业内知名的Web3企业。这一系列动作被许多人视为"上市公司进军Web3"的新信号,以及"链上资产+权益分红"的典范。
然而,从专业角度来看,海南华铁这套看似创新的做法,无论是NFT还是RWA,实际上都在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徘徊。这不应被视为一次值得鼓励的合规尝试,反而可能成为未来风险爆发的典型案例。
海南华铁的NFT和RWA模式解析
NFT:"黄蜂哥"的真实面目
"黄蜂哥"NFT并非普通的数字藏品,而是与连续三年的"品牌推广收益"权利绑定。根据公司发布的规则,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指定小程序激活并锁定NFT,即可成为"品牌推广大使",在2025~2027年连续三年内,每年获得相当于5万股海南华铁股票分红金额的现金收益。
这一模式的核心特点包括:
实质上,这是一份"行为守则换收益权"的不对等协议,而非简单的数字藏品购买。
RWA:资产上链的新尝试
海南华铁宣称已与某Web3企业合作,完成了首批1000万元非金融RWA产品的发行。这一产品并不涉及设备所有权的转移,而是将设备的"使用权+运营权"进行"数字映射",形成类似"数字会员卡"的结构,允许用户通过链上操作进行转让、寄售等,同时享受特定的使用权益或收益。
这一RWA模式的关键点在于:
简而言之,这些"数字卡"更像是工程设备的"虚拟租赁权益凭证",被包装成"RWA"新概念,在链上完成确权登记,并引入可转让性。结合NFT的品牌传播机制,海南华铁构建了一套"重资产运营公司+链上数字权益+用户推广分红"的复合结构。
创新还是擦边?三大问题解析
虽然海南华铁的做法看似创新,但实际上存在多个潜在风险和问题:
权益结构模糊,收益兑付缺乏保障 无论是NFT锁卡获得的"分红对等收益",还是RWA对应的"设备使用权",最终兑现都没有基于真实法律合同或智能合约执行,而是完全依赖公司的单方面规定。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公司"自说自话",用户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言论审查+收益激励"结合,侵犯社区自治 公司规则明确表示,在社交网络发布不利言论可能导致权益资格被取消。这种将"话语控制"写入NFT收益规则的做法,实质上是对用户表达自由的系统性压制,与Web3强调的自由与自治理念相悖。
RWA结构模糊金融产品边界,潜藏风险 虽然目前的做法暂时避开了某些监管红线,但结构本身仍非常接近"类理财产品"。如果项目继续扩大规模、引入更复杂的权益组合或交易机制,很容易被定性为"变相发售金融产品",甚至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边界。
对用户和创业者的提醒
对普通用户而言:
对Web3创业者而言:
结语
海南华铁的尝试虽然引发关注,但其本质是对监管边界的试探,而非真正的制度突破。作为Web3行业参与者,我们应追求合法、透明、可持续的创新,而不是用"Web3包装"掩盖旧有的不公平机制。真正的进步应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用户信任之上,而不是在监管灰色地带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