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DePIN项目真相:Web3创新还是新一轮硬件骗局
DePIN项目:Web3世界的新一轮炒作还是真正的创新?
近年来,Web3领域不断上演着"经济激励+场景包装"的老套路。上一轮GameFi热潮中,"玩游戏赚代币"、"跑步赚代币"等概念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然而,这些项目虽然短期内风光无限,却未能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终导致代币价格剧烈波动、用户流失、生态崩塌。
如今,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概念的兴起,再次引发了Web3圈的热议。与GameFi相比,DePIN的应用场景似乎更加广泛:充电、通话、安装插座、驾驶、观看广告,甚至饮水都可能成为获取代币的途径。这种"万物皆可DePIN"的理念,乍看之下比GameFi更具想象空间。毕竟,相较于虚拟游戏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用电、通信、交通和能源似乎更具"实际价值"。
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这些项目的实际落地情况和经济模型时,却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DePIN市场中,超过60%的设备供应商来自同一地区,这些设备的售价往往是批发价的30-50倍。大多数硬件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而购买的DePIN代币也几乎没有反弹的迹象。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资产缩水,苦等遥遥无期的"生态落地"和"下一轮空投"。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真的是基础设施的创新,还是另一轮披着新外衣的硬件骗局?
项目回顾:投资者的血泪教训
Helium:从一机难求到无人问津
Helium曾是DePIN领域的明星项目,其Helium Hotspot设备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LoRaWAN网络。后来还与知名电信公司合作推出移动通信服务,推出的低价套餐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
然而,Helium设备的真实故事却是一个典型的"韭菜收割"案例:曾经几十美元的热点矿机,被炒到2500美元一台,声称三天就能回本。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某些地区的节点被官方封杀,导致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矿机成为废铁,代币价格暴跌,矿工血本无归。曾经"挖矿即财富自由"的梦想,如今已经破灭。
Hivemapper:高价摄像头"挖矿"难以回本
Hivemapper推出售价549美元的行车记录仪,允许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上传地理数据获得代币奖励。这种"边开车边赚币"的模式看似比传统挖矿更易上手,但实际存在诸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Hivemapper通过硬件销售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但这更多反映了其"卖设备"的能力,而非DePIN经济模型的健康运转。
Jambo:非洲市场的Web3手机神话
Jambo以"DePIN + Web3钱包"的组合切入非洲市场,推出售价仅99美元的智能手机。据报道,已售出超过40万台,并激活了超过123万个钱包地址。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某知名代币的价格上涨和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款手机存在诸多问题:
Ordz Game:Web3版复古掌机
Ordz Game推出了结合"Play to Earn"概念的硬件掌机BitBoy。高价版本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普通版也售出2000多台。
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
能否真正实现玩家长期留存和收益回报,仍然存疑。
TON手机:昂贵的"老年机"体验
在某知名即时通讯平台和相关区块链项目火热时期,TON手机应运而生,售价接近500美元。然而,用户反馈普遍不佳,认为其性能配置与同价位主流手机相去甚远。尽管附送手机壳并宣称有"空投预期",但实际上:
购买者更多是为了"未来空投的希望",但这种希望的实现似乎遥遥无期。
Starpower:难以理解的高价智能插座
Starpower自称是某知名公链生态下的智能电力DePIN项目,销售智能插座、车载充电器、电池等硬件,得到了一些知名机构的支持。然而,其产品定价令人费解:一个普通插座售价100美元,而同类产品在其他平台的售价仅为其十分之一左右。
此外,该项目存在诸多问题:
回顾历史上类似项目的"矿机期货骗局",Starpower的发展路径令人担忧。
能源类DePIN项目:远离市场逻辑的理想化尝试
一些项目如Glow和PowerLedger主打碳信用交易、P2P能源分布式交易等理想化模型。例如,Glow通过双代币机制奖励太阳能电站的绿色发电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
PowerLedger尝试建立电力市场P2P交易平台,但其平台币已接近归零,核心商业模式尚未得到验证。这些项目虽然理念美好,但在监管和商业落地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DePIN的本质与未来展望
DePIN本质上是Web3"经济激励模型"在现实物理世界的延伸尝试。理论上,它有潜力实现以下目标:
然而,当前阶段的DePIN项目中,绝大多数仍然依赖"销售硬件"来获利:
真正成功的DePIN项目需要具备强大的供需模型设计、透明且可持续的激励机制,以及对硬件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入理解。当前DePIN市场的最大泡沫在于:大多数项目并非在解决实际问题,而是通过包装概念来吸引投资者。当硬件成为投机工具,当设备代币变成毫无价值的"数字彩票",当所有叙事都围绕空投预期展开时,DePIN很可能沦为Web3世界的又一次庞氏骗局。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一些真正依靠实际使用和真实收入生存的DePIN项目,而不是那些仅靠销售硬件或炒作概念的项目。只有这样,DePIN才能真正为Web3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又一个投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