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警告AI泡沫;加密貨幣AI代幣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奧特曼警告AI泡沫; 加密貨幣AI代幣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人工智能 (AI) 已成爲全球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正流入初創公司,政府也在爭相對該領域進行監管。與此同時,投資者將人工智能視爲下一個偉大的邊疆。

然而,根據奧特曼的觀點——他是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認爲這種炒作已經過頭,導致了對AI代幣的高估。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OpenAI 和 Worldcoin 的創始人(,現在的World)警告稱,如果人工智能泡沫‘破裂’,將面臨即將到來的風險。

奧特曼發出AI泡沫警報

在最近接受The Verge和其他記者的採訪中,奧特曼討論了他對GPT-5推出的批評以及人工智能泡沫等話題的看法。這位OpenAI首席執行官同意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人工智能泡沫中。

我們是否處於一個投資者整體對人工智能過於興奮的階段? 我的觀點是是的。”奧特曼在一次長時間的採訪中說道。

奧特曼表示‘是的,’人工智能正處於泡沫中

— The Verge (@verge) 2025 年 8 月 15 日

他進一步將當前的人工智能泡沫與2000年代初的互聯網泡沫進行了比較。奧特曼聲稱人們可能會以類似的方式過於興奮——這可能導致類似的崩潰——並指出互聯網技術也是一個‘真實的事物’。

當泡沫發生時,聰明人會對一絲真相過於興奮。如果你看看歷史上大多數泡沫,比如[網路崩潰],確實有一件真實的事情。科技確實很重要,[but]人過於興奮,”奧特曼辯稱。

那時,收入微薄的互聯網公司在幾乎一夜之間崩潰之前吸引了巨額的估值。奧特曼的 statements 表示,今天可能出現類似的模式。雖然 AI 是一項重要技術,但投資者對一個可能不會像他們希望的那樣迅速到來的未來進行了定價。

這個觀點很有分量。OpenAI 處於這場繁榮的中心,奧特曼通過他的項目 Worldcoin (WLD) 也與加密貨幣有直接聯繫。如果他的評估被證明是準確的,後果可能會遠遠超出硅谷。

AI代幣乘風而起,但在身分認同上掙扎

加密貨幣市場試圖借助人工智能熱潮獲利。幾個項目將自己標榜爲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然而,這些AI代幣的成功卻相對喜憂參半。

例如,Bittensor 將自己定位爲機器學習領域領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然而,該項目在與領先語言模型的競爭中仍然遠遠落後。這使得該項目的原生代幣 – TAO – 苦苦掙扎以維持生存。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Bittensor (TAO)目前的價格爲370美元,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了2.7%。該幣在過去7天內也下跌了3.8%,在過去一個月內下跌了13.2%。

Bittensor (TAO) 價格 | 來源:Coingecko另一個AI代幣 – NEAR Protocol – 相比於Bittensor表現得更好。然而,盡管該項目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其AI品牌化更多的是市場營銷而非產品交付。

從價格角度來看,NEAR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了2.9%,在過去7天內下跌了2.7%,在過去一個月內下跌了1.3%。但盡管如此,這些價格顯示出AI代幣面臨困境。

AI 代幣面臨成本問題

對於人工智能項目而言,可持續性仍然是一個主要關注點。訓練和運行大型模型的成本非常高。分析師指出,許多公司主要依賴風險投資資金,而不是消費者需求。

例如,研究員 Ed Zitron 最近強調了 OpenAI 新系統中的變化。根據他的分析,更新後的 “路由器” 架構可能使每個查詢的計算成本比 ChatGPT-4o 翻倍。然而,早期用戶表示,這些改進並不足以證明其費用是合理的。

這些成本問題對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很重要。如果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難以控制開支,對較小的區塊鏈項目的熱情幾乎肯定會減退。與人工智能炒作相關的代幣可能是首批下跌的代幣之一。

這對投資者意味着什麼?

加密貨幣行業經歷了無數次泡沫,從首次代幣發行(ICOSs)到NFT狂潮。AI代幣現在面臨着陷入類似週期的風險。雖然奧特曼的警告並不保證即將發生崩潰,但它應該警示任何在這個子領域進行投機的人。

投資者需要問自己,AI 代幣是否代表真正的創新,還是加密貨幣中的另一個泡沫。到目前爲止的表現傾向於後者。直到項目展示出超越炒作的實際價值,它們與主流 AI 的聯繫使它們在兩個行業中都容易受到衝擊。

總之,如果人工智能泡沫破裂,加密貨幣的人工智能領域可能是第一個受害者。目前,謹慎似乎是最明智的策略。

BUBBLE0.1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