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海南華鐵NFT和RWA雙線布局 法律風險與監管挑戰引關注
從黃蜂哥NFT到千萬RWA:海南華鐵的雙重爭議
近日,海南華鐵成爲Web3圈和A股社區的熱門話題。一方面,"黃蜂哥NFT"的地板價在短短三天內從200元飆升至近1.5萬元,引發數字藏品圈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該公司宣布完成首批1000萬元非金融RWA(真實世界資產)產品的發行,合作方爲業內知名的Web3企業。這一系列動作被許多人視爲"上市公司進軍Web3"的新信號,以及"鏈上資產+權益分紅"的典範。
然而,從專業角度來看,海南華鐵這套看似創新的做法,無論是NFT還是RWA,實際上都在法律和監管的灰色地帶徘徊。這不應被視爲一次值得鼓勵的合規嘗試,反而可能成爲未來風險爆發的典型案例。
海南華鐵的NFT和RWA模式解析
NFT:"黃蜂哥"的真實面目
"黃蜂哥"NFT並非普通的數字藏品,而是與連續三年的"品牌推廣收益"權利綁定。根據公司發布的規則,用戶在特定時間段內通過指定小程序激活並鎖定NFT,即可成爲"品牌推廣大使",在2025~2027年連續三年內,每年獲得相當於5萬股海南華鐵股票分紅金額的現金收益。
這一模式的核心特點包括:
實質上,這是一份"行爲守則換收益權"的不對等協議,而非簡單的數字藏品購買。
RWA:資產上鏈的新嘗試
海南華鐵宣稱已與某Web3企業合作,完成了首批1000萬元非金融RWA產品的發行。這一產品並不涉及設備所有權的轉移,而是將設備的"使用權+運營權"進行"數字映射",形成類似"數字會員卡"的結構,允許用戶通過鏈上操作進行轉讓、寄售等,同時享受特定的使用權益或收益。
這一RWA模式的關鍵點在於:
簡而言之,這些"數字卡"更像是工程設備的"虛擬租賃權益憑證",被包裝成"RWA"新概念,在鏈上完成確權登記,並引入可轉讓性。結合NFT的品牌傳播機制,海南華鐵構建了一套"重資產運營公司+鏈上數字權益+用戶推廣分紅"的復合結構。
創新還是擦邊?三大問題解析
雖然海南華鐵的做法看似創新,但實際上存在多個潛在風險和問題:
權益結構模糊,收益兌付缺乏保障 無論是NFT鎖卡獲得的"分紅對等收益",還是RWA對應的"設備使用權",最終兌現都沒有基於真實法律合同或智能合約執行,而是完全依賴公司的單方面規定。這種模式本質上是公司"自說自話",用戶權益缺乏法律保障。
"言論審查+收益激勵"結合,侵犯社區自治 公司規則明確表示,在社交網絡發布不利言論可能導致權益資格被取消。這種將"話語控制"寫入NFT收益規則的做法,實質上是對用戶表達自由的系統性壓制,與Web3強調的自由與自治理念相悖。
RWA結構模糊金融產品邊界,潛藏風險 雖然目前的做法暫時避開了某些監管紅線,但結構本身仍非常接近"類理財產品"。如果項目繼續擴大規模、引入更復雜的權益組合或交易機制,很容易被定性爲"變相發售金融產品",甚至觸及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的邊界。
對用戶和創業者的提醒
對普通用戶而言:
對Web3創業者而言:
結語
海南華鐵的嘗試雖然引發關注,但其本質是對監管邊界的試探,而非真正的制度突破。作爲Web3行業參與者,我們應追求合法、透明、可持續的創新,而不是用"Web3包裝"掩蓋舊有的不公平機制。真正的進步應建立在堅實的法律基礎和用戶信任之上,而不是在監管灰色地帶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