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富達FBTC申請實物申贖,比特幣ETF十月或迎關鍵升級!機構資金異動顯露牛市玄機
富達投資(Fidelity)已正式向美國SEC提交申請,爲其現貨比特幣ETF FBTC啓用實物申贖機制。此舉獲彭博ETF分析師James Seyffart證實,但澄清當前尚未獲批,市場傳言屬不實信息。除富達外,Ark 21Shares、Galaxy等多家發行商也提交類似修正案,甚至以太坊現貨ETF亦跟進申請。若獲SEC批準,實物申贖將大幅提升比特幣ETF運行效率並降低稅務摩擦成本。與此同時,比特幣ETF連續三日資金外流,鏈上數據揭示本輪牛市由機構主導、散戶尚未入場的獨特格局。
實物申贖機制:效率革命靜待十月審批 富達FBTC提交實物申贖(in-kind redemption)申請的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彭博高級ETF分析師James Seyffart在社交平台X確認該申請屬實,但明確駁斥了“已獲批準”的市場傳言。他強調:“SEC尚未允許任何比特幣ETF進行實物創建/贖回...但我們預期最終會批準。” 實物申贖機制允許授權參與者(AP)直接使用比特幣(而非先兌換爲現金)來創建和贖回ETF份額。這將使加密ETF運作模式更接近傳統ETF,顯著提升運作效率。更關鍵的是,機構參與者可避免因現金轉換產生的稅務成本,降低整體摩擦。 值得注意的是,除富達外,Ark 21Shares、Galaxy Digital、WisdomTree、VanEck及Invesco Galaxy等發行商均已提交類似修正案。CBOE交易所近期更是爲旗下5只ETF集中申請變更,顯示行業對實物申贖的迫切需求。
十月窗口期:SEC審批進程與市場預期 Seyffart指出,SEC針對這些實物申贖修正案的首個正式決定期限在10月10日左右。他表示:“我們的基本判斷是,所有申請都將在10月前獲批。” 近期CBOE集中提交申請的動作,被視爲SEC內部推進審批流程的積極信號。 但需注意,實物申贖機制主要惠及機構級市場參與者(授權券商和做市商),普通零售投資者交易ETF份額的方式不受直接影響。盡管如此,該機制對降低ETF整體運營成本、縮小淨值溢價/折價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加密社區高度關注進展的原因。
資金流向現分歧:機構暗湧與散戶缺席 在實物申贖預期升溫之際,比特幣ETF資金流向出現分化。據Farside Investors數據,比特幣ETF本週已連續三日出現資金淨流出,總額達2.852億美元。其中Ark 21Shares的ARKB流出佔比最高。 然而,行業龍頭貝萊德IBIT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本週兩日零流入後,周三單日錄得1.426億美元淨流入。這種分化凸顯機構資金策略的差異性。 CryptoQuant認證分析師Burak Kesmeci通過鏈上數據揭示更深層趨勢:自2023年初以來,比特幣的積累主要由大型機構推動,散戶持續處於拋售狀態。他指出:“‘比特幣’的谷歌搜索量雖非五年最低,但仍相當低迷。說明當前完全沒有散戶FOMO情緒,人羣尚未覺醒。本輪週期與2021年的瘋狂截然不同。”
結語: 比特幣ETF的實物申贖機制若在十月獲批,將成爲加密金融基礎設施升級的重要裏程碑,進一步推動傳統資本入市。當前市場呈現機構主導的“靜默牛市”特徵——鏈上積累持續而散戶參與度低迷。這種結構既暗示漲潛力尚未耗盡(因散戶資金尚未大規模湧入),也預示當零售FOMO情緒真正點燃時,可能成爲市場觸頂的信號燈。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十月SEC審批動態、ETF資金流向變化及鏈上大額持倉數據,在機構布局與散戶情緒間尋找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