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全球AI投資進入新紀元:2025年上半年融資規模突破730億美元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投資概覽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初創企業投資呈現爆發式增長。第一季度吸引了約600-730億美元投資,超過2024年全年總額的一半,同比增長超100%。AI公司獲得的風險投資佔總額58%,較一年前的28%大幅提升,反映出投資者對AI的熱情高漲。
這一趨勢意味着資本正空前規模地向AI領域集中,機構將加大對AI領域潛在贏家的押注,可能重塑下半年的資金配置格局。
融資特點
巨頭主導的大規模融資
此期間出現了多筆超大規模後期融資。某AI公司籌集了400億美元,創下私人融資輪次紀錄,估值達3000億美元。另一家AI公司35億美元E輪融資後估值615億美元。此外還有20億美元和6.5億美元等大額交易。
這表明資金正向少數幾家領軍企業集中,擠壓了早期和小規模企業的融資空間。
兩極化的交易規模
除巨額融資外,中型交易激增,種子輪融資則較爲謹慎。AI領域種子輪融資中位數達1500萬美元,A輪約7500-8000萬美元,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C輪和D輪融資中位數在2.5-3億美元之間。
這反映出對行業領軍企業的激烈競爭。無法提供大額融資的投資者可能轉向細分領域或更早期項目,而任何具備AI概念的初創企業都有望獲得更大規模融資和更高估值。
行業和地域集中度高
生成式AI和核心模型/基礎設施領域吸引了95%以上的資金,超450億美元。應用型AI垂直領域相對資金匱乏。地域上美國佔絕對主導,吸引了99%以上的全球AI投資。亞洲和歐洲明顯落後,中國最大一筆交易爲2.47億美元,歐洲僅有少量中等規模融資。
這意味着本輪AI熱潮以美國爲中心,由少數大公司引領。預計美國以外地區政府和投資者將在下半年採取措施,以避免在AI競爭中落後。
下半年展望
盡管投資熱情高漲,但審慎態度正在回歸。上半年多數融資由戰略或企業投資者主導,表明投資者更看重實際應用場景和戰略協同。下半年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那些獲巨額融資的初創企業在產品、營收和監管應對方面的表現。
資本可能更青睞展現效率和市場吸引力的企業,特別是工具、芯片、企業軟件等基礎設施供應商。這將提高新進入者的門檻,鞏固現有企業優勢。
重要性
2025年上半年是AI投資的關鍵時期。大量資金湧入及其向少數參與者和地區的傾斜將塑造未來數年的創新格局和競爭態勢。這爲投資組合策略、政策制定以及創始人融資前景提供了重要參考。關鍵問題是贏家能否證明其高估值合理,還是會出現回調和重新聚焦。
宏觀趨勢分析
融資勢頭
2025年上半年AI融資遠超2024年同期,第一季度約700億美元流入AI公司,超過2024年全年總額一半。AI在全球風投中佔比升至53-58%,較去年同期25-30%顯著提高。
驅動因素:少數幾筆巨額融資;若剔除這些交易,全球風投資金同比基本持平。
對下半年影響:整體風投指標可能取決於AI領域交易流量,AI熱情降溫可能拉低總體融資水平。
融資階段分布
後期融資(C+輪)主導:2025年第一季度後期融資總額81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47%,主要由AI推動。D輪和E輪融資平均規模3-9.5億美元。
早期階段:交易數量下降但規模增加。AI初創企業種子輪融資中位數約1500萬美元,A輪約7500-8000萬美元。
要點:投資者集中資金於少數大型項目,對特定AI主題充滿信心,對其他領域則謹慎。這種兩極分化趨勢可能持續。
行業配置
95%以上資金流向生成式AI模型開發者及其基礎設施。垂直應用領域融資相對較少:
投資邏輯:控制"AI堆棧";垂直應用可能面臨商品化或較長的市場開拓週期。
地域分布
美國佔據絕對主導,灣區吸引近一半全球AI風投。歐洲、中東和非洲僅有少量中型交易。亞太地區AI融資同比下降50%,中國最大一筆融資2.47億美元。
投資者格局
主權財富基金、跨界基金和大型科技公司企業風投部門活躍。淨效應:各方資本湧入。
下半年展望
監管裏程碑
預計歐盟《AI法案》年底前落地,美國可能出臺行政命令或聽證會。新規定可能重塑AI創業經濟和投資者信心。關注美國政府AI採購計劃,可能爲企業AI公司提供需求信號。
IPO與退出途徑
尚未出現重大AI IPO,但下半年可能改變。成功IPO將重新定價市場,釋放後期流動性。並購活動可能升級,大型科技公司或收購小型AI團隊或基礎設施供應商。
技術突破與產品發布
期待重大技術突破或新產品發布。能力提升或成本大幅下降可能證實高估值合理性。關注企業級採用情況和收入表現。安全事故或濫用可能引發監管反彈。
監管與倫理挑戰
若政府或公衆認爲AI失控,可能迅速出臺幹預措施。道德爭議、自動化導致的大規模裁員或AI生成的錯誤信息可能改變市場情緒。
資源限制
GPU和頂尖人才仍然稀缺。資金雄厚公司可能囤積計算資源,人才爭奪加劇。高昂的雲服務支出與產品開發之間的差距若持續擴大,可能導致融資折價。
模型商品化
大語言模型競賽推動快速商品化。開源發布模糊了差異性。護城河可能轉向數據質量、分銷渠道或垂直整合。
2025年下半年預測
未來六個月將對AI敘事進行壓力測試。部分泡沫可能破裂,但AI仍是風投最具吸引力的前沿領域,只是資金流向將更加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