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Web3創業的"前店後廠":香港深圳模式合規性分析
Web3創業:香港與深圳的"前店後廠"模式合規性探討
近年來,一種被稱爲"前店後廠"的模式在Web3創業圈引起關注。這種模式通常指在香港設立項目或公司,面向海外市場和資本;同時在深圳組織技術開發和部分運營,以享受當地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較低成本。然而,這種模式是否真正合規?我們是否可以放心地在香港設立項目,同時在內地開展相關業務?
這個模式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爲監管機構不僅關注項目是否直接服務於境內用戶,還會考察項目的實際運營、核心決策和資金管理所在地。從表面上看,許多Web3項目將法律主體和業務註冊在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通過技術手段限制服務對象爲海外用戶,並在境外完成資金結算、牌照申請等環節,以符合中國的監管政策。
選擇在深圳組建技術團隊,主要基於成本效益和技術優勢的考慮。深圳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成熟的技術研發基礎和豐富的Web3人才儲備。對許多項目而言,將底層研發外包到深圳,與傳統互聯網行業中"境外公司+境內外包開發"的模式類似,是一種正常的商業選擇。
然而,這種模式仍存在潛在的合規挑戰。Web3項目的技術開發、產品迭代與業務運營高度耦合,境內技術團隊可能不可避免地涉及代幣設計、部分運營、數據處理等敏感環節。監管機構會關注項目的實際控制鏈條,包括核心運營權、資金流動決策權和用戶數據管理權的掌握情況。如果項目的關鍵決策和資金處理仍集中在境內,即使註冊在香港,也可能被認定爲變相提供非法金融服務。
爲降低法律風險,Web3創業團隊在採用"前店後廠"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徹底切割境內外的核心控制鏈條,確保日常決策、資金流轉、用戶數據處理等由境外實體獨立完成。
避免技術研發與產品運營職能混用,明確界定技術團隊的工作範圍。
建立清晰的法律與合規防火牆,在合同、人員架構和資金流動鏈條上設立明確的隔離機制。
提前做好各司法轄區的合規備案,申請相關牌照,確保金融服務行爲在合規框架內運行。
盡管"前店後廠"模式可作爲當前的現實選擇,但並非最佳的長遠方案。隨着監管日趨嚴格,風險也不斷上升。因此,建議中國創業者考慮真正的"出海"模式,將技術研發、公司治理與金融運營整體落地境外,並接受當地監管機構的合規管理。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法律風險,也有助於項目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