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零知識證明與多元身分:數字身份系統的困境與突破
數字身份與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多重困境
在當今數字世界中,零知識證明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保護數字身份系統中的隱私。各類基於零知識證明的數字身份項目正在開發用戶友好的軟件,讓用戶無需透露身分細節就能證明自己的身分有效性。World ID等項目的用戶數量已突破千萬,多個政府和地區也開始在數字身份領域重視零知識證明技術。
表面上看,零知識證明技術在數字身份領域的廣泛應用似乎是去中心化技術的一大勝利。它可以在不犧牲隱私的前提下,保護社交媒體、投票系統等免受女巫攻擊和機器人操縱。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基於零知識證明的身分系統仍存在一些風險,這些風險主要源於對"一人一身分"屬性的嚴格限制,而非生物識別或護照等具體實現方式。
本文將闡述以下觀點:
零知識證明技術解決了許多重要問題,但仍存在風險。
使用"財富證明"來防範女巫攻擊在大多數場景中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某種"類身分"解決方案。
理想狀態是獲得N個身分的成本爲N²。
這種理想狀態難以實現,但"多元身分"是最現實的解決方案。多元身分可以是顯性的(如基於社交圖譜的身分),也可以是隱性的(多種類型的零知識證明身分並存)。
零知識證明身分系統的優勢與不足
零知識證明身分系統相比傳統身分驗證方式有明顯優勢。它避免了用戶向服務提供完整法定身分信息,更好地遵循了最小權限原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無法實現真正的匿名性。嚴格的"一人一身分"規則可能反而降低用戶的匿名性。
無法保護用戶免受脅迫。政府或僱主仍可強制要求用戶公開身分信息。
無法解決非隱私類風險,如身分系統覆蓋範圍不全、易被僞造等問題。
依靠"財富證明"的局限性
一些密碼朋克主張完全依賴"財富證明"來防範女巫攻擊,而不構建任何形式的身分系統。但這種方案在某些場景中並不適用,主要包括:
類全民基本收入場景:需要向極廣泛用戶羣體發放資產或服務,且不考慮其支付能力。
類治理場景:需要避免大資金持有者獲得過大的投票權重。
這表明,我們仍然需要某種形式的身分系統,但不必嚴格遵循"一人一身分"的規則。
理想狀態與多元身分體系
理論上的理想狀態是:獲得N個身分的成本爲N²。這既能限制大型主體的權力,又能防止系統被濫用。
多元身分體系可以實現接近這一理想狀態。多元身分體系指不存在單一主導發行機構的身分機制,可通過顯性(如基於社交圖譜的身分)或隱性(多種身分提供者並存)方式實現。
多元身分體系具有以下優勢:
更好的匿名性:用戶可以擁有多個身分,且不易被完全剝奪。
更強的容錯性:單一身分形式的問題不會影響整個系統。
更難被脅迫:沒有固定的身分集合可被要求公開。
需要注意的是,若某種身分形式市場佔有率接近100%,上述優勢就會消失。因此,追求"普適性"的身分系統反而可能帶來風險。
理想的發展路徑是,"一人一身分"項目與基於社交圖譜的身分體系融合。前者可爲後者提供初始支撐,創造足夠多的"種子用戶",從而發展出全球分布式社交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