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化股票重塑加密市場 山寨幣面臨生存挑戰

代幣化股票興起:加密市場迎來結構性變革

加密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代幣化股票的熱潮正在重塑市場結構和資金流動。隨着多家知名平台相繼布局此項業務,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這一創新有望擴大整體市場規模,推動加密生態向主流發展。然而,也有觀點指出,優質資產的引入可能對依賴敘事驅動的山寨幣造成衝擊。目前,代幣化股票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流動性不足和監管等多重挑戰。

代幣化股票成加密新寵,山寨幣怎麼辦?

山寨幣面臨生存壓力

隨着傳統優質資產逐步實現"鏈上化",加密市場的資金流向正悄然發生變化。有觀點認爲,憑藉清晰的商業模式、合規的監管框架和穩定的實際收益,代幣化傳統優質資產正成爲鏈上資金的新寵,對山寨幣市場形成虹吸效應。缺乏實際收益模型、產品不成熟、僅靠敘事支撐市值的代幣正面臨生存壓力。

一位業內人士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當傳統優質資產都被代幣化、上鏈可交易後,加密原生資產是否還具備存在價值?投資者可以直接在鏈上購買流動性強、波動穩定、估值邏輯清晰的標的,爲何需要押注一個'可能會構建產品'的山寨幣?"他認爲,山寨幣的結構性分化已正式開始,鏈上優質真實資產越來越多,敘事型山寨可能會被邊緣化甚至消亡。

這一趨勢標志着加密市場可能告別單靠敘事驅動的時代,走向更理性、以實際價值爲導向的發展路徑。一位加密分析師指出,山寨幣並非必然消失,但生存環境將更加嚴苛。每新增一個優質資產,都是對那些靠共識維系價格資產的釜底抽薪。未來山寨幣的唯一出路就是產生實際應用價值,且必須能帶來實際收入。無法落地、僅靠敘事生存的代幣將逐步陷入死亡循環。

然而,也有觀點認爲,代幣化股票本身不會直接導致山寨幣消亡,真正的威脅可能來自股票永續合約。這類產品結合了新敘事和高波動性,可能對山寨幣市場產生更大衝擊。

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融合

多位業內人士對代幣化股票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爲這不僅是交易工具的創新,更可能徹底改變證券交易的生態與格局,推動加密市場規模和深度提升。

有分析指出,當前市場環境、用戶羣體和基礎設施相比早期嘗試已有質的飛躍。監管態度的轉變是一個關鍵因素,爲代幣化股票在多鏈多生態中的集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加密技術的一大特色是降低交易門檻,推動交易自由化。這意味着一些原本無法參與證券交易的地區用戶now有了新的機會。甚至未上市公司的股份也可能通過代幣化方式流通。然而,這種自由交易也可能帶來集中效應,頭部資產和貨幣可能獲得更多機會,而弱勢資產則面臨邊緣化風險。

從技術角度看,代幣化股票使得傳統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操作在區塊鏈上變得簡單高效。"支付即清算"的特性讓代幣化股票交易比傳統股票更靈活,甚至可能實現7×24小時交易。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代幣化股票的興起標志着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開始融合,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這可能激發更多創新,如私募股權、房地產、藝術品的代幣化等。

面臨的挑戰

盡管代幣化股票概念受到追捧,但整體仍處於早期階段,遠未形成足夠的市場深度。數據顯示,目前鏈上實際流動性仍相當有限。

業內人士指出,代幣化股票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

  1. 流動性不足:要支撐全球規模的交易,需要足夠的流動性,但目前與傳統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2. 產品結構限制:當前多數平台依賴特殊目的載體(SPV)在市場上購買等值真實股票做抵押,這限制了交易時間和價格風險管理。

  3. 合規風險:爲美國用戶提供代幣化股票交易服務可能面臨高於其他加密資產的合規風險。

  4. 技術架構:傳統機構的技術架構仍需升級,以更好地支持代幣化股票交易。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長期來看,代幣化股票仍被認爲具有巨大潛力。隨着一級市場真正上鏈、抵押物轉向代幣化股票、傳統機構技術升級,未來可能會看到股票以大規模流動性形式出現在鏈上,交易流暢、定價準確、機構參與活躍。加密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基礎設施融合將加速,那時才是代幣化股票真正爆發的拐點。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智能合约恐惧症vip
· 07-11 13:16
啊又一波山寨币要完蛋咯
回復0
破产_倒计时vip
· 07-10 14:11
山寨币格局已死 趁早认清吧
回復0
薛定谔的盈利vip
· 07-10 14:11
山寨躺平等死吧 大爷顶不住了
回復0
StakeOrRegretvip
· 07-10 14:00
韭菜终于能买A股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